Search

如東:創新模式提振農業發展多措護農保障農民利益 - 新華網江蘇頻道

simulasitech.blogspot.com

    

    時值農忙時節,位于江蘇如東縣袁莊鎮朱莊村內,村委會主任丁佐明召集村兩委班子成員和村民代表正在部署集體經營土地夏收小麥的處置問題。

    據了解,朱莊村共完成土地流轉2000畝,其中村集體經營面積達500畝。如此大規模的土地流轉,如何控制風險?丁佐明説秘訣就是靠創新結算方法+集體經營+産業聯盟的“三位一體”模式。這是集“實物計租,貨幣結算”方式、新型合作農場以及育秧等産業聯盟于一體的新型農業發展方式。

    袁莊鎮共有耕地面積65106畝,其中流轉種植面積36868畝,達到57%,擁有承包大戶17家,最大的承包戶共流轉土地6000多畝。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糧價下跌、自然災害、農業直接成本居高不下等多重風險並存,極易造成承包大戶的虧損,嚴重影響了承包大戶的積極性,甚至有些承包大戶出現“毀約棄田”的現象,嚴重損害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同時也損害了政府和村集體的公信力。

    “實物計租、貨幣結算”規范租金結算方式。2019年秋收之際,部分土地承包大戶因遭受災害和高租金的壓力,向袁莊政府表達了不願繼續租地的意願,棄田數量之大是無法在短時間內消化的,一時間造成群眾的恐慌。袁莊鎮迅速召開村委會、種田大戶和村民代表的座談會,會商合理降低土地流轉費,穩定承包關係的措施。最終,提出了合理確定流轉年限,建立了流轉雙方“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土地流轉關係,商定以每年600斤稻谷作為流轉金,按照當年度國家公布的優質水稻收購托市價為計算依據,計算年度土地流轉費,並根據政策要求將稻谷價差補貼按照“誰種植、誰享受”的原則執行,在全鎮推行浮動的“實物計租、貨幣結算”土地流轉租金結算模式,該政策一經發布,一方面立即受到了承包戶們的支持,另一方面,農民群眾也因此對土地流轉的穩定性有了更加堅定的信心。此舉措不僅提高了承包大戶的積極性,也保障了流轉方的利益,同時還合理優化了新型經營主體的經營成本。目前,袁莊鎮的11個村已全面執行了這一土地流轉租金結算模式。

    成立新型合作農場,兜底“棄田”有保障。袁莊鎮意識到,浮動結算土地流轉費還不能完全控制風險,對那些經營不善、信用不高的承包大戶,還是會出現“棄田毀約”的現象。為進一步確保土地流轉風險可控,發展村集體經濟,調動村集體推行規模經營的積極性。袁莊鎮在全鎮推行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並以此為依托,推動各村發展新型合作農場,所謂的新型合作農場,是以村集體為經營主體,完善經營管理制度,明晰權屬關係,明確經營方式與分配機制。穩步建立和培育新型合作農場的運營規范和經營能力。在可能出現的“毀約棄田”現象之時,具備承擔“接盤”任務的能力,為土地流轉中群眾的利益上一道保險。

    截至當前,全鎮11個村全部建成了新型合作農場,共經營面積達6887.7畝,實現了新型合作農場的全覆蓋。去年秋收期間,朱莊村流轉大戶李某臨時放棄承包土地145畝,朱莊村新型合作農場順利承接,及時化解了棄田風險。此舉既保障了農民的收益,又順利化解了流轉風險。在新型合作農場生産經營過程中,政府制定指導政策、出臺農資採購上限控制價,指導各新型合作農場通過快速採購通道,控制生産成本,激發村新型合作農場經營活力,發揮“領唱”效應。

    發揮聯盟效應,政府補位不越位。2020年南通市委、如東縣委的1號文件均指出,要加快推進農業産業聯盟建設。袁莊鎮巧妙發揮政府“指揮棒”的作用,以激發農企參與,實現了政府在適度規模經營發展過程中“補位不越位”,激發新型經營主體的自身力量。如何降低農業生産成本、提升農産品品質是擺在政府面前的一道難題。不管是承包大戶的種植還是新型合作農場的經營,只有解決成本和品質的難題,才能在風險多變的環境下生存壯大。

    袁莊鎮把思考的目光投在産業聯盟上,在産業聯盟的建設上打出了一套“組合拳”。一是,2019年5月份組建成立水稻全程機械化育秧産業服務聯盟,由春暉家庭農場牽頭,聯合3家家庭農場共同參與組建,鎮農業服務中心承擔技術兜底,為全鎮糧食種植大戶及村集體經營提供水稻集中育秧服務,服務面積達到10000畝。集中育秧來帶的直接效應就是降低了成本,2020夏種時節,市場供應的秧盤售價在8-10元/張,而育秧産業聯盟的供應價格僅為3.6元/張。其次,“機插秧”較傳統“旱直播”的種植方式,育秧時間增加了20天,因為集中收割的緣故,實際上機插秧的方式也延長了水稻的生長期,水稻“千粒重”增加6 %,畝産增加10%,且生長期長使得大米口感更佳。二是,推動各村成立社會化服務聯盟,通過聯盟加強與新型合作經營主體、農機操作手、農民經紀人之間的聯係與協作,通過聯盟簽訂産前合同訂單,形成穩定的購銷關係。

    “創新結算方法+集體經營+産業聯盟的“三位一體”模式,是袁莊鎮黨委政府堅持問題導向、見招拆招的一項創新工作,三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袁莊的積極探索為全縣乃至全市提供了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打牢了土地這個最根本的基礎。”袁莊鎮黨委書記胡俊説。(曹曉春)




July 05, 2020 at 06:50PM
https://ift.tt/2NWusdZ

如東:創新模式提振農業發展多措護農保障農民利益 - 新華網江蘇頻道

https://ift.tt/3fs1IFt


Bagikan Berita Ini

Related Posts :

0 Response to "如東:創新模式提振農業發展多措護農保障農民利益 - 新華網江蘇頻道"

Post a Comment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