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全省農林牧漁總産值與農産品加工業産值之和達到2萬億元
2030年
達到3萬億元,高原特色農業佔GDP的比重達到10%
2035年
雲南成為全國綠色農産品生産基地和面向南亞東南亞特色農業創新發展輻射中心
農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現代化的基礎,是穩民心、安天下的戰略産業。
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工作時,要求雲南“著力推進現代農業建設”。
2020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考察雲南工作,明確要求“毫不放松抓好農業生産,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強高原特色現代農業。”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為新時期雲南現代農業發展指明了發展路徑。省委書記陳豪要求,要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抓重點、補短板、強基礎,在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徵程上邁出新步伐。省長阮成發表示堅持“大産業、新主體、新平臺”思路,堅決落實六大措施政企聯動,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
2020年7月,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化産業體係的決定》(後簡稱《決定》),高原特色農業在雲南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得到進一步凸顯,為促進雲南省現代農業發展換擋升級打下了堅實基礎。
歷經四個階段
構建萬億級高原特色現代農業
改革開放以後,雲南開始了依托自身資源優勢,發展特色農業的四個探索階段。第一個階段,煙糖茶膠4大特色農業産業發展成效顯著(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第二個階段,生物資源開發産業蓬勃發展(20世紀90年代中期至21世紀初)。第三個階段,雲南高原特色農業快速發展(2011年至2017年)。第四個階段,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2018年至今)。
一路走來,省委、省政府推動雲南農業發展的主線清晰可見,那就是立足資源優勢和基礎條件,打造有別于全國其他地區的農業發展模式,夯實農業經濟在全省經濟結構中的基礎性地位,充分發揮高原特色農業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關鍵作用。
“綠色”“環保”“原生態”是雲南獨具稟賦的現代農業基因。
以綠色為引領,雲南鍥而不舍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各地把大力發展“一縣一業”作為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的切入點和有力抓手,謀劃推動農業産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農業發展方式革命性轉變。
省農業農村廳綠色食品處處長馮逆光介紹,雲南省將現代農業發展作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聚焦茶葉、花卉、蔬菜、水果、堅果、咖啡、肉牛、中藥材等8大重點産業,持續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去年,全省茶葉、花卉、水果、蔬菜等特色優勢産業提質增效,8大産業綜合産值達5780億元,增長了20.8%。通過兩年來的探索實踐,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所遵循的“大産業、新主體、新平臺”理論不斷豐富和完善,“抓有機、創名牌、育龍頭、佔市場、建平臺、解難題”等“六抓”工作已成為全省農業轉型升級的共識和自覺行動,重點産業已由8個向“8+N”拓展和延伸,形成一整套發展包容的開放體係。“綠色食品牌”打造為雲南高原特色農業全面發展探索了新的路徑,成為高原特色農業在“十三五”時期的實踐創新模式,豐富了高原特色農業的內涵。各地通過推行“一縣一業”,優勢産業逐漸凸顯,從20個創建縣的發展潛力和創建目標來看,通過創建,主導産業的規模化、組織化、專業化、綠色化、市場化“五化”水平將有顯著提升,體現出高質量跨越發展的要求。
今年來,省長阮成發兩次主持召開省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在第15次會議上強調,要千方百計保糧食安全,以更大力度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促進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加快培育萬億級綠色食品産業,推動雲南農業高質量發展。在第16次會議上強調,狠抓農業産業化投資,加快建設農業産業化示范園,積極打造數字化農業示范點,建立健全龍頭企業幫扶機制,鍥而不舍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
戰鼓聲聲催奮進。《決定》針對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的基礎及短板,層層部署,穩優勢、補短板、謀發展,未來發展藍圖盡展。
經省農業農村廳測算,2019年全省農林牧漁總産值與農産品加工業産值之和為1.3萬億元,高原特色農業佔GDP的比重為13.1%。按照近年雲南高原特色農業發展速度和趨勢,目標設置是科學合理的。
綠色品牌引領
促進農業生産端精耕細作
綠色引領,精耕細作。“要切實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做好‘兩端兩精’工作,優化農業産業布局,著力解決農業生産方式粗放、低效、低等核心問題,不斷提高高原特色現代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省委書記陳豪要求。
雲南是亞洲最大的花卉種植中心,從農民以散戶形式種植鮮花,到少數外資企業涉足,再到全國第一大鮮切花生産省,雲南的花卉産業結構不斷優化,從種植種類、規模、生産區域等不斷優化,形成如今備受國內外讚譽的農業新産業。數據顯示,從1994年至今,雲南省鮮切花發展速度一直保持全國第一,鮮切花種植面積從1991年的240畝增加到2018年的171.4萬畝,增幅超7000倍。根據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中心的數據,2019年以玫瑰為主的雲南鮮切花質量進一步提升,AA&A級花的數量較上年增加了23.5%,佔比增加了7.5%;A級花均價為1.52元,較上年增長7.6%。
省農業農村廳發展規劃處處長仲偉章表示,下一步雲南省在生産端將優化布局,做精做強以茶葉、花卉、蔬菜、水果、堅果、咖啡、中藥材、肉禽等為重點的特色優勢産業,建設規模、綠色、優質的農業生産基地,增加農産品高品質供給。將推動優勢農産品向最適宜區聚集發展。“十四五”期間,重點推動“綠色食品牌”“一縣一業”20個示范縣、20個特色縣創建,打造一批“一村一品”專業村鎮。同時,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廣家庭經營等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強化科技支撐;圍繞茶葉、花卉等優勢特色重點産業,建立管理平臺,開展動態監測、評價認定,加大政策支持,建設“綠色食品牌”産業基地。
“根據《決定》的部署安排,雲南農墾集團未來在生産端將積極實施化肥農藥減量行動,著力推進綠色有機生産,大力建設綠色有機生産基地,構建綠色有機産品全過程追溯體係等,夯實産業發展‘第一車間’。”雲南農墾集團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周建國説。下一步,雲南農墾將大力推進普洱茶有機發展、打造雲南花卉産業發展平臺等工作。
提高加工水平
促進農業産業鏈延伸
“要解決好農産品終端精深加工問題,延伸農業産業鏈,提高産品附加值。”雲南省委提出要求。
《決定》指出,要“按照‘大産業+新主體+新平臺’發展模式等全産業鏈發展思路,支持引導各類專業化經營主體發展農産品加工業。”
彝良山益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項秉權介紹,公司擁有的HPP超高壓非熱技術及7條自動化生産線,一舉解決了天麻、竹筍等農特産品保鮮、口感、品質、品相及綠色環保難題,實現了竹筍和天麻的全果利用,提升了竹筍和天麻加工水平。項秉權表示,公司將不斷加大研發力度,提高科技化水平,進一步拓寬農副産品精深加工領域。
“雲南乳業市場仍有較大發展空間,為迎接下輪消費升級,我們必須提前規劃。《決定》讓我們堅定扎根雲南,做大雲南乳業的決心。企業將不斷開拓市場,繼續全産業鏈嚴格管控(包括加工、産品、冷鏈、物流等),確保産品品質及質量安全,加大精深加工産品的市場開拓力度。”昆明雪蘭牛奶有限責任公司科技研發部高級總工程師高航説。
省農業農村廳鄉村産業處副處長李烈剛表示,要圍繞雲南省高原特色農業發展,促進農産品産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兩端産業鏈條的延伸,發展綠色、有機農業,打響“綠色食品牌”;加強科技研發和應用,提升農産品精深加工和副産物綜合利用水平,形成雲南農業企業核心競爭力,擴大雲南省農産品在全球、全國的影響力。“十四五”期間,全省農産品加工業産值年增速將保持在8%左右,到2025年,農産品加工業産值力爭達到萬億元以上。
做大市場主體
促進農村一二三産融合發展
適應“三農”改革方向,促進農業向組織化、規模化、綠色化、品牌化邁進。省委要求,雲南省要順應消費升級趨勢,大力推進質量興農、品牌強農,加大力度引進農業大企業、壯大新型經營主體,促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做大市場主體,做強龍頭企業,做優綠色品牌。
臨滄市臨翔區南美拉祜族鄉黨委副書記、鄉長張文勇介紹,南美依托全國文明村鎮等招牌,“千畝豌豆”“千畝烤煙”等田園景觀與民俗文化等相結合,吸引了全國各地遊客,實現了美麗環境向美麗經濟的轉化。2019年,遊客量達2.5萬人次,實現旅遊業産值160萬元,最高峰客流量達3000人/天、旅遊車輛800輛/天。
近年來,全面推動雲南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的背景下,雲南省涌現出一大批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産業融合的腳步正在加速。從産業發展來看,茶産業等三産融合之路成效顯得尤為突出。2019年,全省茶産業農業産值、加工産值、三産産值的比例為1:2:2.6,加工産值及三産産值增速均突破10%,明顯高于農業産值1.8%的增速,雲茶産業由增産導向轉向提質導向。
通過三産融合之路,雲南省多地農業産業煥發出不一樣的生機。但産業規劃、可持續發展等方面仍存短板。
《決定》再次將促進農村三産融合提到重要的位置。李烈剛表示,雲南省將立足資源優勢和特色,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依托種養業、綠水青山、田園風光和鄉土文化等,發展優勢明顯、特色鮮明的鄉村産業,加快鄉村休閒旅遊業、鄉村新型服務業、鄉村信息産業發展,進一步拓展農業功能,促進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
産業轉型升級
促進現代農業設施建設
要積極打造從田間地頭到餐桌的數字化農業示范點,抓住與國內一流企業合作建設直採基地的契機,積極運用區塊鏈等先進技術,著力解決農産品溯源、食品安全、綠色有機生産等領域的難點堵點,推動從種植、展示、採購到銷售、追溯全鏈條數字化升級,加快數字農業建設步伐,進一步增強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影響力和美譽度。省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工作領導小組第16次會議指出。
開遠市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已建成亞洲最大的菊花資源庫,是全國唯一一個以花卉為主導産業的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創建主體。
園區負責方紅河創森高原特色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朱劍非表示,《決定》出臺對園區未來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通過資源整合,建立農業大數據平臺,發展區塊鏈以及人工智能等可以助力園區發展,促使産品的優品率提高,更好地佔有市場。
根據《決定》內容,雲南省在加強現代農業設施建設方面將著重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計劃到2025年,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3400萬畝以上。啟動農産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加快數字農業建設。結合省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一縣一業”項目建設,分種類有序推進農業大數據建設等。
省農業農村廳總經濟師晏鈴表示,下步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將緊緊把握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快産業轉型升級、融合發展,全面推進萬億元大産業打造。
高産高效、産品安全、品牌引領、資源節約、環境友好,雲南高原特色現代農業換擋升級。(記者 王淑娟 段毅)
August 22, 2020 at 08:14AM
https://ift.tt/31i6Wzf
雲南高原特色現代農業換擋升級 - 新華網雲南頻道
https://ift.tt/3fs1IFt
Bagikan Berita Ini
0 Response to "雲南高原特色現代農業換擋升級 - 新華網雲南頻道"
Post a Comment